【IT168 评测】随着家用数码摄像机技术的日益提高,自动曝光及对焦精准度已经非常之高,因此对拍摄者操控DV的能力要求随之降低,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数码摄像机的使用者。简单的操作方式,让人们可以在1分钟之内便轻松掌握拍摄视频的方法,但普通DV用户和专业摄像师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暂且不谈对镜头语言的运用和对构图方式的美学理解,光是从手持拍摄出画面的稳定性上来看,就能看出很大的不同。
一般DV用户在拍摄时多为随心所欲的记录,看到什么便拍摄什么,能够将画面记录下来就视为成功,丝毫不考虑变焦是否均匀,画面是否平稳,甚至在拍摄一些移动物体时还会出现边跑边追拍的现象,导致拍摄出的画面让人看得头晕眼花。而作为一个专业的摄像师,在手持拍摄时首先想到的便是使用最稳定的拍摄姿势,调整好呼吸节奏防止对画面稳定产生影响。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家用DV用户都具有摄像师般的敬业精神,而且想实现稳定的手持拍摄效果还是要通过经常联系才能实现,既然一般家庭用户无法拥有摄像师一样的稳定手持拍摄能力,那我们能不能通过对DV防抖性能的提升来实现提高所拍摄画面稳定性的目的呢?
▲光学防抖原理
在目前大多数家用数码摄像机中都具有光学防抖的功能,原理如上图所示,上图为镜片未补偿时的情况,而在下图蓝色的补偿镜片向上移动,从而补偿了手部发生的抖动,使入射光线在光轴歪曲的情况下,也能射入传感器上的正确位置。这种光学防抖的效果在镜头广角端是十分明显的,可以实现10倍左右的防抖,但是单一镜片通过位置移动来补偿手部抖动在镜头长焦端却受到了限制,镜头的焦距越长,防抖效果就越差,一般DV在镜头长焦端的防抖仅能达到2倍左右,效果并不明显。
平稳光学防抖技术解析
▲索尼PJ760E平稳光学防抖标示
在索尼2012年的新品PJ760E和CX760E两款旗舰级机型上,我们看到了家用数码摄像机在抖性能上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平稳光学防抖技术。这与之前的光学防抖增强模式不同,不再是针对原始的光学防抖技术进行改良,而是完全摒弃了之前使用单枚镜片上下移动的抖动补偿模式,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防抖模式,使镜头防抖效果无论在广角端还是长焦端都达到了13倍之高。
▲索尼平稳光学防抖镜头单元透视图
在传统的光学防抖技术中,是通过控制镜头组内部单片透镜来消除外部产生的抖动,而在平稳光学防抖功能中,是通过马达控制整个镜头单元,当机身跟随外力发生抖动时,整个镜头组依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防抖的模式不再受到镜头焦距的限制,无论在广角端还是长焦端防抖作用都可以很好的得到发挥。
▲镜头效果酷似悬浮在指南针里的内盘
镜头“悬浮”在机身内部的效果,就如同在地磁感应的作用下一直保持方向相对静止指南针的内盘一样,索尼PJ760E的镜头在拍摄时,也不受到机身抖动的影响,与被拍摄的内容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索尼PJ760e镜头单元解剖图
其实这种通过马达控制整个镜头单元的平稳光学防抖技术并非创新,但能够将这一技术小型化到如此程度,以至于可以搭载到家用数码摄像机的机身中还是首次。索尼影像事业部部长小岛政昭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实现小型化,我们内部相关部门一起重新设计了电路板布局,通过设计适用于光学防抖镜头的集成电路板布局,并采用精度达到0.1mm 要求的高密度装配技术,从而成功地缩小了整个光学防抖的组件。”说了这么多,究竟这种平稳光学防抖的实际拍摄效果较之以往传统光学防抖机型有多少提升,我们也亲自做了实验!
${PageNumber}索尼PJ760E防抖实测效果明显
我们将测试分为室内模拟测试和外景实拍对比两个环节,对比的机型为具有平稳光学防抖功能的新品PJ760e以及采用传统光学防抖模式的旗舰级产品CX700e,除防抖模式不同外,这两款产品在变焦倍率、传感器尺寸和对焦能力上性能基本一致。
▲平稳光学防抖室内对比测试
我们借助两台抖动测试仪,制造出完全相同的抖动频率与幅度,并使用镜头长焦端拍摄同一标志,通过两台电视监视到的放大画面,可以清楚的看到防抖效果差异。以上视频画面中左侧为平稳光学防抖效果,右侧为传统光学防抖效果。
▲平稳光学防抖外景实拍对比
我们将上述的这两台DV带到户外,看看在实际使用中拍摄效果会有多大的差异,通过笔者使用时的对比发现,在广角端两台DV的防抖表现都不错,但使用长焦端拍摄时,笔者便感受到了两者的截然不同。由于户外无法连接电源,抖动测试仪无法使用,笔者只能尽量严谨的使用一本杂志来托住两台DV,使用相对一致的抖动频率来拍摄远处山顶的烽火台。
▲平稳光学防抖户外测试结果
从拍摄结果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别便一目了然,不必笔者多言。由此可见,索尼在平稳光学防抖方面的技术提升是非常实用的,目前仅在两款10倍光学变焦的旗舰级DV新品中可以见到此功能,效果就已经如此给力,试想当这一功能被普及到更多入门级产品后,更大变焦比率镜头的长焦端防抖效果提升会更加明显,让之前晃动得一塌糊涂的超长焦距做到真正“可用”,岂不快哉?